以下不負責言論, 隨口說說而已.
過去一個禮拜, 對於擔憂股價太高而遲遲不敢出手買進的投資者而言, 應該是個不錯的一週. XD. 因為, 股市正在跳樓大拍賣, 幾乎 9折起, 有的8折, 甚至75折. 看來最近應該是不錯的時間, 把自己喜愛的公司或ETF放進口袋名單來準備.
Powell 在星期五(2/28)出來說話, 代表現在的落點應是Fed設定的其中一個出手點, 雖然談話內容沒有實質重點, 不外乎是提升投資人對市場的信心. 但若某種程度湊效, 未來一週, 市場繼續探底的可能性 應會降低. 而後若進入盤整期, 約4-12週的時間進行市場盤整, 應該也是可預見的. 盤整後, 年底的選舉行情, 將可能比過去預期的更有機會達到.
當然, 疫情尤其美國本土疫情的狀況, 仍會對美股有高程度影響. 但若說市場因此將會進入衰退期, 目前看來, 可能性暫時不大. 而疫情, 或是供應鏈, 或旅遊業等造成的 短期 影響, 目前暫時也傾向於解讀為 “延後“ 企業的成長獲利 的時間. 這應該也是為什麼今天 Powell 強調, 就業數據表現仍很好, 換句話說, 就業數據好, 短期 內消費者其實是有錢可以消費, 消費的動能基本上仍在, 只是因為疫情, 而降低消費意願.
若說, 不消費不是因為沒錢, 是因為疫情. 那循著脈絡, 大概就知道什麼產業影響較大, 什麼產業影響較小. 比如說, 旅遊業, 航空業, 或是需要群聚的地方, 可能有較大影響. 也比如說, 不去電影院看電影, 或許改在家看 Netflix 或使用其他串流的可能性增加; 不去超市買蔬果, 或許改用 Amazon Fresh 的可能性增加; 不去餐廳, 或許改叫 Uber Eat 的可能性增加 等. 畢竟, 在消費者仍有消費動能(有錢)的前提下, 金流多少會去尋找到一個出口.
在美國就業數據表現良好, 也就是說消費者是有錢的前提下(這前提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 那Fed若要馬上降息, 應該對目前的市場幫助有限. 與其Fed降息, 還不如CDC能有更多的好消息. 當然, 如果疫情戰線拉長, 並且持續性增加停工停課的可能性. 當達到一個臨界點, 企業開始對僱員採取進一步措施(減少職缺,停薪,裁員), 而導致增加 實質性消費動能降低 (消費者將沒錢) 的可能性, 那市場確實有進入熊市的可能性, 此時, 降息就有其相對作用.
最後, 若手上有持股. 就可以趁機來看看自己的資產配置的狀況, 包括現金部位, 讓自己的配置, 除了可以在牛市賺取報酬外, 也可以在熊市到來時承擔相對風險. 如果大盤漲10%你只賺5%, 但大盤跌了10%, 你卻跌了15%. 那手中的資產配置, 或許需要改變.
反正, 我隨便說說, 你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