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兩岸關係調查 中國 台灣 - 誘導式的假設性問題

誘導式的假設性問題

兩岸關係, 總是一個很有趣的討論話題. 可以理性討論, 也可以臉紅脖子粗. 親家都可以變冤家. XDD. 當然, 這沒有誰對誰錯, 也沒有正確答案.

在討論兩岸關係中最敏感的 統獨 問題時, 我最常聽到的一個問題是:

Q1 - 如果 大陸 是真正民主的國家, 你會接受 兩岸統一 嗎?

在回答這問題前, 老實說, 相對於直接回答這問題, 我對問題本身的誘導式邏輯, 更令我高潮!!! … … 呃, 我是說 感興趣拉 … XDD

以一開始的問題來看, 是以 “假設” 中國大陸是真正的民主國家 來做問題的框架設定. 然而, “兩岸統一” 最大的阻礙, 可以說就是因為 對岸(大陸) 不夠民主. 因此, 透過這樣的 假設 與 問題框架 的設定, 試圖先打破 兩岸統一 的最大阻礙, 就有將 誘導 問題的答案 朝向某一方向的可能性在. 也就是說, 受訪者可能就會因此想說, “阿對哎, 如果對岸都民主了, 幹嘛不統一?” 最後, 這些受訪者可能就會因此被歸類為 潛在的 統一傾向支持者.

On the other hand, 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也就是類似以下的問法: (比較少聽到, 倒是 ..)

Q2 - 如果 中國 放棄武力犯台, 你會接受 台灣獨立 嗎?

因為這樣的假設, 正是打破 多數台灣人 避免走向台灣獨立的原因, 就是對岸的武力犯台. 而這樣問題的框架設定, 也將有可能會改變 受訪者 的判斷與回答. 也就是說, 受訪者可能就會因此想說, “阿靠北喔, 我們本來就是國家, 如果對岸不打我們, 那當然是兩岸兩國惹”

因此, 探究如何在 假設性議題上, 發問者藉由適當的設定問題框架, 來產生誘導式的結果. 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LOL

P.S.
Q1 Q2 兩個問題都是假設, 成真的可能性都一樣低 . 科科.

P.S.2
從 台灣的角度 來看, Q1 的 兩岸統一 的最大阻礙 是 對岸不民主. 然而, Q2 中 台灣 能成為 正常國家 的最大阻礙, 卻不是來自於 對岸不民主. (即便民主了, 也不見得會放棄武力犯台) 因此 Q1, Q2 的問題看似一樣 (兩岸關係), 但我個人認為 本質上 是不同的. 我沒有要做兩者問題本質的類比. 是對假設問題框架設定做討論.

P.S.3
我還是沒有回答到問題. HaHaHaa. 咬我啊 ~